贫穷不是光荣 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

2016-08-11
净因法师
1860
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活,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,这是修行的根本。没有一个好的身体,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修行。试想一下,一个病魔缠身的人,想要专心致志地修行是多么困难啊!为了借假修真,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相当重要的。事实上,有情众生根本竟离不开物质生活。因此《俱舍论》讲:“经说世尊自悟一法,正觉正说,谓诸有情,一切无非由食而住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亦云:“一切众生皆依食住,有食则存,无食则亡。”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佛教中还有不空的一面。

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(资料图)
一、佛教并不主张贫穷
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,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,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在。当年,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,六年苦修,骨瘦如柴,身体极为虚弱,犹不得要领,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。最后他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(粥),重新恢复了体力,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,才成就圆满的正等正觉。像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,尚且要借助于物质条件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,最终圆证佛果,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?
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。在通常情况下,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获得美名、长寿和死后幸福的,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状态决定的。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,为生存而奔波,整天与贫困作斗争,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?!所以人生的追求是从物质的逐步过渡演变为情感上,进而到精神上的,但不管你有钱没钱,最终每个人还是会面对同一个现实的问题──死亡,所以还有一个死后愿望,才有了今生来世或者进入天国这些话题。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,不单是人的渴望,也是人真正的需要。
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,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的美名、长寿和死后幸福,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。所以说,在一般情况下,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美德,更容易走进精神的世界。
佛陀常常说:“在这个世界上,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痛苦,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。”发展社会经济,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,消除贫困,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需求,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到较高的水平,事实上,是为人们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打基础,铺平道路。
二、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
在佛教的经典中、在敦煌的壁画中,西方极乐世界被描绘成世界上最富有、最堂皇的一个国土,是荣华富贵的象征。为什么呢?人生于世,每个人都向往美好,都希望自己幸福快乐。这是很自然的想法。
《阿弥陀经》中西方极乐世界为“七重栏楯,七重罗网,七重行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,是故彼国名为极乐。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有七宝池,八功德水充满其中。池底纯以金沙布地,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……”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国土!
根据佛经记载,佛陀也是相好光明无等伦,人们一见到佛陀就生恭敬心、欢喜心。所以在短期内皈依佛陀的人不可胜数。如果一个人因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,人们一见到你便不容易生起恭敬心及欢喜心了。在药师佛十二大愿中,第一是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、第三是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、第十是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,第十一是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、第十二是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,所以在十二大愿中,就有七个是关于物质方面的。在早晚课诵中,我们每天念诵的消灾吉祥神咒、功德宝山神咒、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等咒都是祝愿国土庄严、人民丰衣足食。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张人们贫穷,恰恰相反,佛教特别重视庄严国土,这样才能利乐有情。
布施是利乐有情的一种手段,它为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之首,又在四摄(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)中居第一位,可见布施是多么重要。然而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时,他才有可能布施。当一贫如洗的人看到一个即将饿死的小孩时,他再有慈悲心肠,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饿死!因为他空有布施之心,却无布施之力。心有余而力不足啊!更何况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,无论做什么事,若缺少资金,则困难重重。汽车没有油就不能运行。同样,即使我们都非常热心佛教事业,但若无必要的资金,则寸步难行,也只能是摇头叹息,无可奈何!因此佛教徒应该是华严富贵的象征,而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。
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:既然佛教主张华严富贵,为什么又要讲四大皆空、舍弃一切、离俗出家呢?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。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是空和不空的辩证统一。禅宗在讲修行时,常常强调空,说世间名利皆如过眼之烟云,我们的身体为四大、或五蕴和合而成,是缘生法,无自性,因而是空的,以此来破除我执,放下一切,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进,以期早证佛果。以上这些都是从道心上讲的。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,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了生死,在了生死中生活。了生死并不等于不让你生活,恰恰相反,我们应在了生死中学会生活。试想一想,不会生活的人怎能了生死?连人尚且做不好,怎能成佛作祖?!
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活,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,这是修行的根本。没有一个好的身体,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修行。试想一下,一个病魔缠身的人,想要专心致志地修行是多么困难啊!为了借假修真,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相当重要的。事实上,有情众生根本竟离不开物质生活。因此《俱舍论》讲:“经说世尊自悟一法,正觉正说,谓诸有情,一切无非由食而住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亦云:“一切众生皆依食住,有食则存,无食则亡。”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佛教中还有不空的一面。
如果我们为了强调空的一面,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,那么,这种空是偏空、顽空,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谛。其结果必然会使人们误以为佛教主张贫穷,终将导致极端苦行。反之,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不空的一面,拼命地去积聚财富,这只能导致另一极端——纵欲主义。苦行和纵欲是两个极端,对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,我们应该抛弃。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——八正道。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空与不空之间的辩证关系。